我国危险废物具有产生源数量多、分布广泛和产生量相对集中的特点。从环保部《中国环境统计公报》每年披露的危废产生量来看,1998年-2012年危废产生量从943万吨增加到3465万吨,其中2011年之前申报口径是一年产生危废10千克以上的纳入统计,2011年开始则是一年产生危废1千克就要纳入统计,因此环保口径变化使得危废量从2010年1587万吨激增至2011年的3431万吨。
2003-2012年中国工业危废处置情况:万吨
工业危废量产生量 | 工业危废量处置量 | 处置率 | |
2003年 | 1170 | 375 | 32.1% |
2004年 | 995 | 275 | 27.6% |
2005年 | 1162 | 339 | 29.2% |
2006年 | 1084 | 289 | 26.7% |
2007年 | 1079 | 346 | 32.1% |
2008年 | 1357 | 389 | 28.7% |
2009年 | 1430 | 428 | 29.9% |
2010年 | 1587 | 513 | 32.3% |
2011年 | 3431 | 917 | 26.7% |
2012年 | 3465 | 698 | 20.1% |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工业危险废物的产生量不断增长,而目前统计的处置量不足1/3,危废处置存在巨大的产能缺口。“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持续增长,预测2015年将超过6000万吨,危废治理需求空间巨大。
2012年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3465.2万吨,其中产生量较大的行业为造纸和纸制品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这四大行业危废产生量占全部工业危废产生量的73%。从危废类别看,产生量较大危险废物种类为废碱、石棉废物、废酸、有色金属冶炼废物、无机氰化物废物、废矿物油等。
2004年国家环保总局发布《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全国共规划建设31个省级危险废物集中处置项目,26个地方综合性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建设项目,新增危险废物处置能力282万吨/年;规划建设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300个,新增处理能力2080吨/日。
2012年环保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十二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规划到2015年,完成铬渣污染综合整治任务;持证单位危险废物(不含铬渣)年利用处置量比2010年增加75%以上,“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率为15%;《设施建设规划》内危险废物(不含医疗废物)焚烧设施负荷率达到75%以上。《规划》预计“十二五”期间,危险废物了利用产业总产值将超过2000亿元,焚烧、填埋等集中处置费用预计超过500亿元。
目前省级——地市级两层面危废处理格局已初步形成,省级危废处理中心一般覆盖全省工业危废和放射性废物的集中处理处置,地市级一般覆盖全市医疗废物的集中处置。截至2013年底,《设施建设规划》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项目建成41个,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项目建成253个。规划的项目中,已建成的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约75%的项目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达产。
市场化、制度化趋势推动环保企业转型
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4-2019年中国危险废物治理行业深度调研及前景研究报告》指出: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危废处置行业缺少必要的法律约束,各项制度仍存在执行不力、寻租空间大等问题。行政手段的低效率是我国环保工作无法取得显著成效的主要原因。而从近期出台的各种环保政策来看,政府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思路正在发生改变,未来一段时期内立法和制度建设将成为环保领域的工作重心。
新环保法将于2015年1月1日实施,修订后的环保法,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职责,完善了生态保护红线、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跨行政区域联合防治等环境保护基本制度,强化了企业污染防治责任,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新环保法面向市场化、法制化的方向推动环保产业步入新阶段。
在危废处置领域,2013年6月19日起施行的“两高司法解释”,从本质上推进了危废处理产业的发展。重典治下的危废行业,将结束长期以来危废治理企业、政府监管部门和工业企业的权责不清、执行不力的混乱局面,危废行业发展迎来良好的制度环境。在第三方治理、合同环境服务等市场化模式的推广下,企业作为危废治理主体,将发挥更为核心的作用。各级政府投建的危废处理中心有望成为专业危废处置企业的潜在并购对象,危废处理行业将呈现强者恒强的趋势。


2022-2028年中国危废处理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未来前景展望报告
《2022-2028年中国危废处理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未来前景展望报告》共八章,包含中国危废处理主要城市发展潜力及市场前景分析,中国危废处理行业重点企业分析,“十四五”中国危废处理行业发展前景和投融资分析等内容。
版权提示:产业信息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